RSS
 
当前位置 : 主页 > 江西新闻 >

人大干部帮扶给小山村带来巨变

时间:2020-05-08 03:03 浏览:

  本报讯 吕富来 记者陈绍鹏报道:旅游发展生机盎然,光伏扶贫成效明显,特色产业形成气候……近年来,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挂点帮扶婺源县江湾镇前段村,创新“四堂”工作法,实现扶贫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相结合,帮助该村于2016年脱贫摘帽。目前,前段村人均年收入逾万元,实现了脱贫“年年有进步、户户有提高”。

  驻村帮扶过程中,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扶贫工作队办好脱贫攻坚基层“课堂”,既拜群众为师,又组织村两委干部、村民小组长赴信州区、德兴市、鄱阳县等地取经“充电”,做到“有字书”与“无字书”相互促进,确保脱贫攻坚与村庄发展相得益彰。如今,通过问计于民、集思广益,前段村整合美丽乡村、新农村、扶贫项目等资金,打造了“十里峡谷、山水画廊”旅游品牌,推动了农家乐、民宿、峡谷漂流等产业发展,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。

  扶贫工作队积极做好“旅游+”规划,为脱贫攻坚拓宽致富渠道,干出创业“名堂”,让百姓更有获得感、幸福感。通过招商引资,前段村打造了石门山峡谷旅游景区,既带旺了村庄人气,也带来了更多的财气;引进了太阳能发电项目,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余元,全村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近3000元。此外,发展皇菊基地5亩,鼓励致富带头人种植有机稻50亩等,不仅带动了贫困户就业,也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余元。

  扶贫工作队常上百姓“厅堂”,与村民们拉家长、谋发展,成了百姓心中的自家人。通过“一事一议”“三重一大”和上级支持等措施,前段村争取到项目资金110万元,完成自来水项目建设,并修建公路桥两座、修复水毁基础设施两处、拓宽公路1000米等;创新实施“尊老爱幼”工程,开办了婺源首家老年幸福食堂;争取了“童伴之家”项目,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权益保护网络。

  驻村帮扶过程中,扶贫工作队坚持做事公正“亮堂”,以廉洁奉公赢得百姓好口碑。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、权力观和事业观,将村里的村务、党务、财务等一律按要求张榜公布,坚持“阳光运行”,打通联系群众“最后一步路”。

  如今,在“四堂”工作法推动下,前段村还发挥比较优势,积极借助毗邻篁岭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优势,发展村集体民宿产业,设立农特产品展销中心,实施“互联网+旅游扶贫”“电商扶贫”等项目,不仅提升扶贫“造血”水平,也让残疾人贫困户实现“足不出户、就地致富”。